找到相关内容544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茶、禅、佛

    问题。因而种植茶树、采摘茶叶、制作名茶、饮茶等就融入佛事活动。坐禅,作为佛教僧人的修行方法,要求独自一人而坐,头正背直,不动摇,倚,更不能卧床睡眠,还规定过午饮酒食荤,于是既能提神醒脑、又有清性修行的作用。茶成为僧人必不可少的饮料,饮茶有助于参禅、面壁省悟的神妙功能,为很多僧人所认可。唐代《封氏闻见录》载:"学禅务于不寐,又夕食,皆许其饮茶。人自怀伽,到处煮饮,从此转相仿效,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85643825.html
  • 六斋日的由來

    夺取性命,或使人得疾病,乃至凶惡衰敗之事,让人不得安穩吉祥。所以在过去久远劫時就有聖人曾慈悲教示眾生:在這六天当中,受持过午之斋法,並修善作福,就可以避除凶衰厄难。在当時只有持斋,而未有受持八條淨戒。所謂「斋」就是在過正午之后,不再进食一切食物;至釋迦牟尼佛時代,佛才教示诸弟子:大众当於一日一夜中,受持八條淨戒,且应同过去諸佛一樣,過午,仗此清淨持戒的功德,將來能証涅槃,得出世的果報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0544836.html
  • 无上大宝恩师能海老法师德行实纪(2)

    依佛制每半月集体诵戒(每一僧人都必须背熟戒本),每年夏三月集体安居,严持过午,共住僧众既须严守戒律,同时亦须恪守僧规,一有违犯,当主动忏悔,否则被揭发处分。总之,一切循依释迦世尊及宗大师法教建立正法幢...殷勤劝请老喇嘛继续住世,住持正法,利益众生。当时老喇嘛开示说:宗喀巴大师临寂时授记:大师圣教正法住世五百年。从明代迄今,早已超过,惟以宗大师宏愿硕德,今仍法流垂续。今后法障将日益增大,我亦可能再在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4246057.html
  • 僧团的形成和僧伽制度

    储蓄任何财物。僧尼以沿户乞食为生,过午。其它夜卧住行,也都有规定。佛教戒律就是在规范僧伽的日常生活,防止比丘过失,协调与国家法令的关系中形成的。因此,戒律往往因事而定,越来越多。相传佛陀在世时,...斗争的首次胜利。此后,许多其它沙门派别的成员也陆续改信佛教,加入僧团。传说佛陀有十大弟子,排在前二位的舍利弗与目犍连,曾是可知论的信徒;而优婆离则出身于首陀罗种姓。佛教僧团向各种姓、各教派敞开大门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3847839.html
  • 中国僧史所载持午的实践和面对的难题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327页  提 要:  中国“过午”之戒律是根据佛陀耶舍所译之四分律  。在印度佛陀时代凡流汁如石密、蔗汁,虽过午仍是被允许  饮用的。佛教四分律初传我国梁朝至唐初中国沙门“持午”  戒甚严,持律之居士也过午。至唐与北宋时代尤有过之  ,甚至连水也过午饮,且有日食仅一顿早餐者。  由于中国较印度寒泠,也由百丈清规,...

    曹仕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4948882.html
  • 多宝讲寺春秋

    论毗钵舍那章》、《现观庄严论》等为主。戒学方面:沙弥戒、比丘戒、菩萨戒分别配入一、二、三阶段,汉传因明配入第二阶段,藏传因明配入第三阶段。行持以戒为根本,坚持每年夏三月安居,半月诵戒,过午,并依佛制,实行托钵。寺院现有僧众40余人,每日清晨三时上殿,上午听学经教,下午研讨辩论,于晚十时止静寝息。寺院将全部精力投入增材培养中,对外赶“经忏”,虽然每月单金十元,生活清苦,却不断吸引着四方衲子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5049018.html
  • 以神通教化人的佛图澄——中国佛教史话之二十六

    百人之多。他的弟子数以万计。他所到州郡,都建有佛寺,总共约八百余所。由此可以想见,他在中国弘法的盛况。  佛图澄生前,十分注重戒律。他酒踰齿,过午。对当时译出的戒律,亦作了考订。如道安在《比丘...才是佛教所独有。据说佛时,有许多弟子得神通,尤以目犍连为最著名,被称为神通第一。得了神通的人,不能随意用来显赫自己,只能在不得巳时,作为教化众生的一种方便。所以佛允许他的弟子随意显神通,以避免社会上...

    方 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5752338.html
  • 我亲近慈舟老法师的经过

    ,恐再找不到第二个了。但是他的管教,却非常严厉!小座复讲出来,马上就要罚跪,我是罚过跪的学生,说起来真是惭愧!而且他领大家过午,即是下午送来供众的西瓜水果,也都要等到明天上午才能吃。打华严七时,...我亲近慈舟老法师的经过 灵源 我出家后,很侥幸的遇到三位善知识:一、是虚云老和尚,二、是慈舟老法师,三是应慈老法师。现在因慈舟老法师的圆寂,禁令我缅忆起我亲近他老的过去。 话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83553064.html
  • 现前毗尼与法治

    养成教育,对毗尼的认识,也每每仅止于自我约束的十戒、十善或出家众不得与异性单独相处、过午等等,即连十戒、十善的内容,也每每流于字面上的认识,疏忽“戒”与“善”本身往往因社会变迁,而需要配合制戒精神、立法原意(或道德基础),重做诠释,并取得新的共同知见。 以现代人常讲的“法治”为例,佛教往往给人重法治的印象,好像对教团发展,就只会期待未来佛,对政治发展,就只会期待“转轮王”出世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04753190.html
  • 戒律与僧团教育

    比丘。佛陀也鼓励比丘住阿兰若处。阿兰若是指远离城市喧闹的闲静处,一般指山林旷野中。人生活在大自然的环境中,身心自然容易放松,内心就会变得清净。  过午的修行,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。过午,省得许多...过午过午,既能省去的欲望,也能减少性的欲望。这样的话,内心显然会清净许多。  出家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,根机不同,佛教的教育也不能千篇一律。能够适应四依或头陀的生活方式的人毕竟只是少数的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5854842.html